江南,茶叶,如果中间再添入“文人”二字,就勾勒出了一条完美的图景——仿佛茶叶这种清雅之物,天然就是为了江南而生的。
杭州,并不是传统意义上“高山出好茶”的典范——
龙井茶区海拔仅150-250米,本不是优良产地,然而杭州处于浙西丘陵山区向杭、嘉、湖平原沉降的过渡地带,东濒西湖,南临钱塘江,气候温暖、湿润、多雾,蒸腾而上的云雾与钱塘江江面气流汇合,在茶园上空回旋交融,极利于茶树生长。
而在地理环境的巧合之外,西湖龙井几乎成为“绿茶魁首”,不得不说有着“环境分”——江南烟雨迷濛的气质,搭配自古富庶的背景,使得龙井茶早早就脱颖而出。
在明晚期,龙井茶是文人、士大夫们竭力追求、大加赞誉的名茶。乾隆下江南专程赴狮峰山下胡公庙品饮,传说将庙前十八棵茶树封为“御茶”……而今天公认的传统产地仅分布在狮峰山、龙井、云栖、虎跑、梅家坞,又被称为“狮”“龙”“云”“虎”“梅”五个核心产区。
苏州的碧螺春,同样拥有着“天堂”气运的加持——太湖中有两座小岛,西边的唤做西山,也叫西洞庭山,东边的名作东山,亦称东洞庭山,日久天长,东洞庭山与陆地相接,成为三面环水的半岛,而西洞庭山依然遗世独立,深居湖心。而碧螺春,就生长在这烟水迷濛的东、西二山之上。
宋代时,茶事逐渐流行开来,西洞庭山主峰缥缈峰下的水月寺,制作了著名的“水月茶”,受到范成大等文人墨客的追捧,继而“岁入为贡”。因为香气清绝,当地人便称之为“吓杀人香”。
版权所有
京ICP备12036973号-4